绿色矿山文化建设模式分析

   日期:2019-08-06     浏览:1111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矿业活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对我们矿山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其所孕育的文化思维是前瞻性的也是战略性的。在我国矿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国际间合作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合作,另一方面则更多的体现在文化的传播和理念的认同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矿业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其表层形象是绿水青山,而其深层内涵则是文化积淀。因此,研究我们国家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涌现出的优秀文化模式和先进理念,总结并推广其成功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2007年起的十余年间,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政策层面,2017年3月,原国土资源部联合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为进一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提供了指导方针和措施保障。在实践层面,至今已遴选出四批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并初步探索出了资源高效、科技引领、生态保护、社区和谐等多种基本模式,为我国矿业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范。
        当前,在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中,已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强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要传递时代精神,体现员工追求,展示企业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要求创建一套符合企业特点、担当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企业文化总纲;充分履行矿业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民众口碑。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中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位和相关要求充分体现了其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层面,众多矿业企业并未完全领会绿色矿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内涵与要求,导致其企业文化仍停留在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尽管如此,笔者在对绿色矿山实践回顾与总结中发现,一些较为优秀的矿业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已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烙印和企业特点的绿色矿山文化模式。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绿色矿山文化默示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分析,从中提炼出值得其他矿业企业借鉴的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经验,并加以传播与推广,使得绿色矿山文化建设逐步演变为矿业企业的自觉行为,最终将绿色矿山文化基因注入其“血液”,成为其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不竭动力。


二、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2.1 形象内涵

绿色矿山文化,不但能充分展示绿色矿山风貌、绿色矿山精神,全方位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更能承载新时代矿山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使命。可以说,绿色矿山文化是绿色矿山建设的灵魂,是介于传统与现代的之间的,个性鲜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也是充分反映矿区社会本质和矿区时代精神,能够被绿色矿山这个“小社会”成员共同认知、共同分享的基本理念。具体而言,绿色矿山文化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绿色矿山精神:基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矿业企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矿业企业迈向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

2)绿色矿山思想:是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指导,具体要求体现在树立生态意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搅动和破坏;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对自然资源充分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

3)绿色矿山建设理念:秉持先进的绿色矿山建设理念,并在其指导下实现矿区环境绿色化、田园化,矿区产业多元化、高效化,周边社区生态化、和谐化。

4)绿色矿山环境: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文化建设体系,实现打造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和谐共生、比驾齐鸣。

5) 绿色矿山生活:培养员工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培育绿色消费主体、优化绿色消费环境、推广绿色生活产品方面有所作为。

6)绿色矿山信誉:将矿山视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细胞,在与地方政府、周边居民及社会各界相处的过程中,始终把树立良好矿山信誉作为基本追求。

7)绿色矿山共享:将共享发展的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落脚点,让每一位矿山员工及社区民众共享绿色成果。

2.2 现实需求

1)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的基本国策,要改变旧时代矿业活动遗留下的数以万计难以愈合的国土“伤疤”,就必须要将绿色矿山文化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先导。

2)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四矿”问题(即矿业、矿山、矿工、矿城),曾经与“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一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矿业活动聚集区的小康目标及文化品位,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底线。

3) 对外开放的需要。伴随“一路一带”倡议的推进,中国矿业将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全面配置生产要素。这种跨区域的融合,如果没有“绿色矿山文化”作为先导,难免出现从理念到利益上的冲突。

4)促进行业发展的需求。如果矿业活动不从根本上消除对周边生态的破坏,必将受到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的限制甚至封杀;而绿色矿山文化建设是矿业发展突破环境与舆论瓶颈的重要切入点。

 

三、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的模式分析

绿色矿山文化是由多种文化荟萃和衍生出的一种特有文化模式,这种绿色并非局限在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简单恢复,而是应按照生态文明基本要求,对绿色环境内涵的重要提升。

矿山作为一个企业,首先要与其他任何行业的企业一样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要在普遍模式的基础上体现绿色矿业企业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文化构建中,首先要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切不可凭空打造所谓的时尚文化。此外还要注意,不同所有制的矿业企业文化必然在其形式上甚至本质上有所差异。

3.1 安全生产文化模式

行业特点决定了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所谓安全生产文化,即以文化的形式体现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并将其作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引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从“要我执行”到“我要遵守”的行为转变。在此基础上,扩展至矿山及周边地区全员安全与健康的各个领域,形成大安全、大健康的完整文化体系。

首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打造的全员健康文化模式便是安全生产文化模式的优秀代表,企业通过精心组织全员健康体检,完善职工健康管理系统,保障饮食安全健康,推动公共卫生环境治理等手段,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水厂安全文化”,被业内誉为了绿色矿山“健康文化”示范基地。

3.2 社区文化模式

矿业企业与社区历来具有内外两个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的子系统。一是矿山职工所生活的居住区;二是矿山周边的“原生”聚集区。矿区的形成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同时也在较大程度地提升相对落后的社区民众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矿区职工的生活也一定程度地依赖周边居民的服务和支撑。在内外两个子系统的文化构建中,均应将和谐作为最为基本追求,落脚点也必须选择在社区居民当前利益的共享与可持续共赢。

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通过建立企地沟通机制,打造了以“沟通-结对-互助-共建”为特色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在企地关系实践中,三山岛金矿与社区居民共树发展理念、沟通发展信息、消除彼此误会、共促社区建设,让村民在矿山发展中得到实惠,形成了村企之间“和睦相邻、和谐共荣”的良好发展局面。同时,三山岛金矿在用工方面积极为当地村镇、群众创造条件,提出了“用人本地化”的工作思路,目前矿山本地员工约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40%,周边社区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3 传统文化模式

传统理念与时尚文明的冲突、融合是矿区文化的基本矛盾。其主要工作抓手包括:一是对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庭观、邻里观进行充分挖掘和合理吸收,从而给现代绿色矿山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背景支撑;二是对传统的生态观,如风水等文化精髓的吸收与糟粕的摒弃,为现代绿色矿山文化理念的形成提供应有的服务;三是最大限度地包容传统文化中的“非科学因素”。

江苏中盐金坛盐矿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打造的“贤文化”便是传统文化模式建设的典范。金坛盐矿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以坚定绿色矿山建设的思想深度,提出了“敬天尊道”的企业精神;以创新发展绿色惠及社会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尚贤慧物”的企业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树立员工“明本顺性”的企业价值观;通过合理规划打造和谐有序的矿山环境保护,最终实现“贵和致远”的企业愿景。

3.4 商业文化模式

深入挖掘矿业企业的特有文化资源,打造开放式、多功能的产业格局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高标准要求。若要让地处“穷乡僻壤”的“傻大黑粗”的矿山跟上现代商业的步伐,无疑需要站在时代潮头的现代商业文化作为引领。

山东蒙阴金刚石有限公司701矿以金刚石原生矿露天采矿遗址为依托,以“钻石文化”为引领,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钻石主题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从钻石形成、勘探、开采、选矿、加工到最后成品的钻石旅游路线。再此基础上,打造钻石国际梦想城,在向游客销售优质钻石饰品的同时,还为其提供婚纱摄影等一条龙婚庆服务;目前,矿山建设的室内外婚纱摄影基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婚纱摄影基地,并与300余家影楼签约。701矿钻旅游业已成为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这其中,矿山钻石商业文化理念的引领功不可没。

 

四、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的措施

4.1 制定绿色矿山文化建设指导方案。建议在全行业倡导“绿色矿山、文化先行”的绿色矿山建设理念,用文化引导和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各级政府及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的指导,并将具体要求作为矿业活动的重要考核指标。矿业企业从建矿伊始,就要提出绿色矿山文化实施方案,并贯穿于矿业活动的各层面和全过程。

4.2 提供绿色矿山文化建设资金保障。要在矿业活动资金链的各个环节体现绿色矿山建设的资金需求,明确绿色矿山文化的支出比例。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例如把绿色矿山建设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推广绿色保险,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通过绿色保险支付实现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修复。

4.3 为绿色矿山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绿色矿山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度。一是要确保矿山职工的全员参与;二是要大力调动矿山职工家属的广泛参与;三是要赢得矿区周边民众的踊跃参与。此外,要通过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商业性旅游机构,最大范围地吸引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与交流协作。

4.4 加大绿色矿山文化建设舆论宣传。要将舆论宣传作为绿色矿山文化建设活动的重要保障长抓不懈。首先,应将绿色矿山文化宣传与所在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紧密结合,以获得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要对宣传的形式、途径、载体、内容、频度等等进行精心的策划和组织。

4.5 培养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要施以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在全国发现与推介一批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的领军企业,并总结出若干个具有特色和引领功能的文化模式。要组织业内外专家对示范基地的文化建设予以指导,深入挖掘,积极提升,使之融入时代、超越时代,为绿色矿山建设起到历史性的助推。

 来源《中国矿业杂志》2019年8月5日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入会流程  |  矿联简介  |  网站管理制度  |  组织架构  |  章 程  |  缴纳会费  |  会员制度  |  缴费标准  |  联系方式  |  副会长单位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