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 共和国大厦的坚实支撑
日期:2021-05-27     来源:中国矿业报    浏览:26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地质工作者克服地质工作基础十分薄弱、人才严重短缺等重重困难,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奋发图强、努力追赶,使我国地质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纵观地质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地质工作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理论,建立了地质勘查技术体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矿产资源基础和工程地质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文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使我国步入了世界地质大国之列。

地质机构的变迁与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就着手建立了统一领导全国地质工作的机构,以推动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不断发展,地质机构也不断健全完善。

1950年8月,政务院批准了“一会、一局、二所”的组织方案,任命李四光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11月,《关于地质工作及其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指出,“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应为地质工作的统一领导机关,但两个研究所在组织上仍属中国科学院,其研究活动仍属中国科学院工作之一部分。”在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我国组建了84个地质队,主要围绕已知老矿山开展野外地质勘查工作。

1952年8月,在我国完成3年经济恢复,即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之际,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 次会议进一步说明了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必须进一步扩大队伍,加强领导。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

1954年9月,《宪法》规定,原“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1970年6月,地质部改名为国家计划革命委员会地质局。1975年9月,国务院决定增设国家地质总局。由此,地质工作的业务管理逐步加强,地质工作逐步恢复正规。除地质部外,中央人民政府其他工业部门也建立了地质勘查的管理机构和队伍,从事本部门(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矿产勘查工作,成为全国地质调查行业的组成部分,并接受地质部统一规划和指导。

1982年,地质部改名为地质矿产部。从总体上看, 整个20世纪80年代,地质管理机构虽经过多次调整,但地质工作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998年3月,国务院实施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组建国土资源部,实现了国土资源由多部门向统一、集中管理的体制转变。为支撑服务国土资源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公益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离,改变地质工作由中央统包统揽的局面。

紧接着,1999年7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从国家地质总局、地质部、地质矿产部,直到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地质勘查事业在不断拓展和增强。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组建自然资源部。根据当时公布的“三定”方案,自然资源部要履行好“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2020年8月2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原武警黄金部队转隶组建的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在京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武警黄金部队转制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支有着辉煌历史、突出贡献、优良作风的地质队伍正式进入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序列。地质调查事业破除制约创新发展障碍,深入推进科技体制、人才和成果评价标准改革,不断激发深层创新活力和实干精神,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引领地质调查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质工作的变化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是地质事业繁荣发展期,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这激励着地质工作者奋发图强。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多方面需求,尤其针对47个涉及地质矿产的项目,地质工作开始大力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情况表现为——

油气方面,发现了大庆等一批油气田。随着东部油气田的陆续发现,我国摘下了“贫油”的帽子。

煤炭方面,重点以大同、开滦、平顶山、抚顺等老矿区为主,以地质勘探的形式扩大煤炭资源的储量。

铁矿方面,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各个地方掀起了找铁矿的高潮。此外,在勘探铁矿资源的同时,我国也更加重视资源综合利用。

基地建设方面,建立了5个铜基地、4个铝基地、9个铅锌基地、5个磷基地、4个硫基地等,满足了我国对不同矿种的需要。但随着地质工作的逐步展开,后备勘探基地不足。对此,我国制定了地质调查规范、区测规范、矿产储量规范、矿床勘探规范、钻探有关规定等。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方面,地质部与水利部门合作,编制了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的流域规划,及时提供了水文工程地质资料,并陆续完成了官厅、新安江等水库坝址的工程地质勘察,开展了长江三峡、黄河三门峡、丹江口等40多个大中型水库坝址不同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为初步控制洪水灾害作出了贡献;同时,与铁道部门合作,开展了宝成等重要铁路以及武汉、南京长江大桥的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边坡稳定性、新构造运动和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勘测资料。

海洋地质调查方面,开展了渤海区域地质勘查,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开展了黄海和东海地质调查,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展了南海地质调查,发现珠江口含油气盆地。

二是地质事业拓展领域期,从1978年到1999年。这一时期,地质工作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提出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方针。1981年12月,全国地质局长会议明确,要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地质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地矿工作体制和发展战略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由内向封闭向国内外开放转变;由地质勘查单一服务领域向多功能、广服务、发展探采工贸多元化经营转变;由注重追求规模速度向既要规模速度又要质量效益转变;由高度集中、单一指令性计划的产品经济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转变。

这一时期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基础地质不断夯实,随着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技术的发展,区域地质调查内涵扩大。

矿产勘查不断加强。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陆续开展了第二轮石油普查、第二轮固体矿产普查和两轮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储量有了大幅提高。

海洋地质调查获得长足发展。管辖海域的油气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海洋油气地质和海洋基础地质的综合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深海大洋矿产资源调查开始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开启。

基础工程建设获得重大进展。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上,参与三峡工程科技攻关与可行性研究预审、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上海市地面沉降控制工程等,并作出重大贡献。在服务国土规划和农牧业上,完成全国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实施西北找水特别计划,开展农业水文地质勘查,组织环境地质调查……

三是地质事业跨越期,从1999年到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把服务国家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当作工作出发点,精心谋划部署和组织实施了新一轮地质大调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和海洋保障工程等专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为及时准确掌握我国油气资源潜力变化情况,开展了全国能源资源潜力评价。

保障矿产资源安全方面,实施矿产资源三项国情调查,支撑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有效延长矿山寿命;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实施7个海洋地质调查专项,积极寻找海洋油气勘探后备基地,重点开展海洋油气新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领域调查。

服务民生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化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对资源环境安全的支撑作用;配合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前期基础地质调查和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地质、地质灾害等基础图件,提出线路比选和优化方案等。

提升区域地质研究水平方面,实现全国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国陆域小比例尺地球物理调查全覆盖;编制完成系列基础地质图件,为地质找矿、城乡建设、国土整治、环境生态、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提升地质调查服务能力方面,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建立,提升了地质资料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推进“地质云”建设。

四是地质事业强大期,从2016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结合实际情况,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总目标,从破解难题、提升能力、改革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深化改革、担当作为,大力推进新时代地质工作“三大转变”,推进地质事业转型升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支撑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方面,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基础,攻难关,开辟了地质找矿新格局。

在支撑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方面,紧扣海洋权益、资源、环境三大主题,在维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中发挥“国家队”作用。

在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方面,围绕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自身专业技术优势,知难而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地质智慧;走出了一条以找水打井、服务特色农业、防灾减灾、地质旅游和服务绿色矿山建设为主的“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

在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聚焦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强化对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督察执法等支撑服务,拓展工作新领域新方向,在“两省三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示范区)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试点,针对资源枯竭、水土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在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方面,聚焦“卡脖子”难题,坚持以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强化基础地质研究,关键理论技术与核心装备不断取得新突破,向地球深部进军不断迈出新步伐。

独具特色的地质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地质工作,为地质工作开启了大有所为的新天地。在这段时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普通地质人的故事,凝结成这一行业最清晰的精神指引和最有号召力的奋斗动力,世代传承。

一是地质事业无上光荣。1952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国地质工作者的光荣任务》指出:把现有地质工作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并使这种技术力量迅速增长,以便贡献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事业。这是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一个光荣的任务。

二是无私奉献,不畏艰险,不怕牺牲。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紧缺尤甚。一群十七八岁的温州姑娘响应祖国号召,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三八”女子测量队,并屡建奇功,先后获得“先锋青年突击队”以及“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成为地质工作者的一面旗帜。

三是发扬传统,凝练“三光荣”精神。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地质部党组正式提出“在全国地质系统深入持久开展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教育。”

四是树立“李四光精神”。以李四光为代表的地质先辈们,展现了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构成了地质行业内公认的“李四光精神”,成为地质文化的标杆。

五是新时代地质文化“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其中,责任是根本,创新是精髓,合作是关键,奉献是基础,清廉是保障。新时代地质文化为新时代地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精神指引。

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整装出发,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奋力走好新时代的地质事业长征路。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入会流程  |  矿联简介  |  网站管理制度  |  组织架构  |  章 程  |  缴纳会费  |  会员制度  |  缴费标准  |  联系方式  |  副会长单位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新ICP备190001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