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让我国砂石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彻底颠覆了砂石行业的传统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砂石矿山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座座环保智能、规模达千万吨级以上的现代化砂石矿山的拔地而起,一个个以石矿开采为源头、集合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花园式砂石矿山的相继涌现,无不彰显着科技的魅力。
科技赋予石矿新的生命,重塑了石矿的工业体系,也为石矿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在第七届全国砂石骨料行业科技大会召开之际,《中国矿业报》记者就砂石行业科技创新工作专访了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
砂石迎来新时代
近年来,在多种利好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砂石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是一个石矿发展的大时代。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国家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砂石和破碎装备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企业收益连年快速增长。”胡幼奕开门见山地说。
事实如此。尽管我国今年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经济很快得以复苏。尤其是国家推出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砂石行业在经历了短期阵痛后迅速崛起。《中国矿业报》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末,南昌矿机、广东雷蒙、黎明重工、河南红星、成都大宏立、新乡中誉鼎力、枣庄鑫金山等国内知名砂石装备企业销售量均大幅上升。浙矿重工今年成功上市,成都大宏立也即将上市。
砂石装备产品供不应求的背后是砂石行业的持续火暴。据了解,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地砂石价格普遍有所抬头,砂石矿山整体效益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这也诱发了部分地区天价砂石采矿权的相继出现。
“这是一个石矿发展最好的时代。国家多部门多次发文,推进砂石产业高质量和健康有序发展,多个省份也陆续发文大力推进。我国砂石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时代。”胡幼奕异常振奋地说。
可以说,近年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密集发布的有关砂石的政策,为中国砂石行业带来了巨大利好。尤其是2020年3月份疫情期间,由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砂石纳入国家产业发展的范畴,对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和健康有序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这是一个竞争最激烈的时代。各界蜂拥进入砂石行业,体量越来越大,新建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基地越来越多。”胡幼奕话锋一转,神色凝重地说,“随着各界企业的不断进入,砂石产业进入大变局时代。对砂石和装备企业既是考验更是挑战,而且这个考验和挑战是空前惨烈的,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特别是‘两新一重’建设等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在给行业带来极大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砂石和装备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大的调整。企业必须未雨绸缪,精准防范机遇之下潜藏的风险。”
砂石需求仍将旺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由于砂石是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最大的材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砂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等,将使基础设施建投资持续增加,必将带动砂石和破碎装备需求旺盛。
“尤其是进入2020年,有关砂石行业的各种利好信号更是频频发出。习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我国将推动‘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这些都为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胡幼奕介绍。
2020年的中国经济“稳”字当头,基建则是重要基石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央提出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六稳”“六保”,以及加快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包括砂石在内的很多企业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新一轮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经超过8200亿元,将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左右。截至目前,110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复工108项,在建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1倍。
“‘两新一重’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的持续推进,将带动我国砂石需求持续增长。”胡幼奕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起来,“全国25个省区市公布未来投资规划,有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部分地区基建计划投资额甚至占到了总投资额的50%以上,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
而“一带一路”对中国砂石矿山及装备企业带来的机遇同样不可小觑。胡幼奕分析说,“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新型全球化之路,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砂石和破碎装备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市场和潜力都有,是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机遇。
科技赋能新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砂石行业与 传统的“七大矿业”工业体系相比,差距很大。要使砂石产业从“大”到“强”,并实现新的跨越,依靠科技创新,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当务之急。
“要构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现代化砂石骨料工业体系,必须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在规划、设计、科研、标准规范、质量检验监测、绿色工厂评价、绿色生产和运输认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科技成果鉴定、数据统计分析、大数据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智慧矿山、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创新。”胡幼奕如数家珍地说,石矿开采和破碎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与砂石和破碎装备有关或相近的“思变与创新——颠覆传统”多个案例,如人工智能、超级高铁、最大的挖砂船、最大的矿山挖掘机、3D打印建筑和桥梁、空中建筑工厂、拆楼机、公铁绿链运输等颠覆式的创新,启发砂石和装备行业通过理念、科技、模式等全方位的颠覆创新,为砂石产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可以预见的是,尽管砂石来源渠道众多,但开采原生石矿加工的机制砂石将是未来砂石的主要供应源。然而,由于开采原生石矿对生态环境扰动较大,一直饱受质疑。近年来,在中国砂石协会的倡导引领下,中国石矿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在不断探索和丰富着产业发展模式,由砂石骨料1.0——绿色环保砂石骨料工厂、砂石骨料2.0——延伸砂石骨料产业链、砂石骨料3.0——绿色建材产业园,逐渐延伸拓展到现在的砂石骨料4.0——以石矿开采为源头的生态工业园区和砂石骨料4.0+——砂石骨料产业的融合发展。
“砂石骨料4.0和4.0+,是砂石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本质是以石矿开采为源头,建设石矿开采+砂石骨料+粉磨站+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制品、构件制造+PC建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海绵城市透水产品+矿山生态修复等为一体的智能化控制的生态产业园区,并在园区附加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势能发电、土壤改良、生态农业、生态林业、茶业、酒业、历史、文化(石矿博物馆、绿色发展理念等)、教育、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医养结合、墓园,以及相关社会公共事业等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胡幼奕说,通过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石矿的绿色开采和加工,以及建筑固废、尾矿、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石矿、固废填埋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最佳修复,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永续发展。
“砂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水林田湖草、新鲜空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最好的生命共同体。砂石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走跨界融合发展之路,把石矿产业引向纵深发展,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保护好生态环境,服务好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胡幼奕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