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钾钼酸盐矿物“云昊钼矿”获国际矿物学协会批准
日期:2025-10-30     来源:中国矿业网    浏览:10    

今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球科学系杨和雄研究员和中国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宝石矿物资源学院谷湘平教授领衔的中外科研团队,在美国犹他州马里斯瓦尔镇铀—钼矿床发现了一种全新钾钼酸盐矿物,为表彰我国矿物学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崔云昊在矿物学领域的突出贡献,科研团队将其命名为“云昊钼矿”。近日,这一新矿物正式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和分类委员会的批准。

 

云昊钼矿的化学式K2(MoO4),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为刀片状、叶片状或柱状,最大单晶体仅0.60×0.10×0.06毫米,需借助专业设备观测。其物理性质为无色或白色,白色条痕,玻璃光泽,透明;硬度1.5-2,脆性,易碎;无荧光性。在室温下,可溶于水、盐酸、一些有机液体(如二甲苯、乙醇)和折光率液体。

作为钼元素的重要天然载体,云昊钼矿的发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钼是全球公认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领域,也是我国严格管控出口的战略矿物资源。而钼酸钾作为多功能钼化合物,用途覆盖多领域:在工业中,它是含钼聚多金属氧酸盐的核心成分,可用于制备表面催化、化学分析、生物化学及临床医疗领域的催化剂;在农业中,作为微量元素叶面肥,能促进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增强荚果充实度,预防青枯病、锈病等病害,助力花生、紫花苜蓿等作物增产;在科研与材料领域,高纯度钼酸钾是重要分析试剂,还可用于制备陶瓷、玻璃、电子材料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材料。

业内专家指出,云昊钼矿的发现为开发天然K₂(MoO₄)矿物原料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有望进一步丰富我国战略矿物资源储备体系,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元的原料选择,并有望缓解高端钼化合物对人工合成的依赖。

崔云昊教授,我国矿物学领域的资深学者、中国近现代矿物学史研究专家,196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矿物学与岩石学及地球化学专业,此后长期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从事矿物学、岩石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出版《矿物岩石薄片技术与理论基础》《中国近现代矿物学史(1640–1949)》《矿物名称词源》等专著,以及50多篇矿物学论文。其中《中国近现代矿物学史》被誉为填补中国矿物学科学史空白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入会流程  |  矿联简介  |  网站管理制度  |  组织架构  |  章 程  |  缴纳会费  |  会员制度  |  缴费标准  |  联系方式  |  副会长单位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