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更多绿电有望跨越山海,点亮万家灯火。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能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逐绿向新”,能源转型跑出“加速度”。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进入‘十五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凸显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的重要性,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进一步加速能源供应链的重构进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成为‘必答题’。”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说。
《建议》提出,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立新表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意味着能源结构将发生变化。“在电源侧,过去作为主力电源的火电将转型为调节性电源,更多依靠新能源供电;在用户侧,能源消费将更加绿色化低碳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
专家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能够支持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环节。
“‘十五五’时期,电力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电力供给的形态更加多元,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相较‘十四五’更加迫切,也更富挑战性,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源网荷储的协同布局和统一电力市场的体系完善,不断增强对绿色电力保供和运行安全的支撑能力。”王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