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鲜明主题,是企业转型升级、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自然资源领域企业经风雨、见世面、强筋骨,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新速度、新高度、新跨度不断涌现。我们即日起推出“走进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专栏,进一步走到新场景、走近新产品、走入新工程,记录他们踔厉奋发、勇攀高峰的生动故事,展现他们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行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
近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连续5年上榜,净资产收益率居全球金属矿企第一位。
从一家县级矿产公司到大型跨国矿业集团,紫金矿业有着怎样的高质量发展秘诀?近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紫金矿业。
“铜娃娃戴着金帽子”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汀江蜿蜒,青山隐映。成立于1993年的紫金矿业,其发源地紫金山金铜矿就坐落于此。
紫金山金铜矿露采场。本报记者 陆芬 摄
站在海拔800米高的露采场观景台上,规模宏大的阶梯式矿坑内,数十辆重型卡车上下穿梭,将新开采的矿石倒入溜井,再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几公里外的选矿厂。
由于上部是金矿、下部是铜矿,紫金山金铜矿被形象地称为“铜娃娃戴着金帽子”。目前,上部金矿已开采完,铜矿还能开采十多年。
就在今年3月,喜讯传来,“铜娃娃”下面还“坐”着钼。矿区的东北段探获福建省近20年来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累计探获铜钼矿石量3.4亿吨、铜金属资源量133万吨、钼金属资源量9万吨,成为紫金山金铜矿的有力资源接替。
“矿产资源是矿业公司最核心、最基础的资产。紫金一半以上的资源都是通过自主勘查获得的。”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告诉记者。
专访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左)。 本报记者 崔宇晨 摄
坚持“资源优先”,紫金矿业高度重视已有矿山的就矿找矿、探边摸底,重视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获得了巨大的找矿成果。
据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我国新增铜资源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紫金矿业就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837.7万吨。
西藏巨龙铜矿的成功,被认为是紫金矿业“漂亮的大手笔”。紫金矿业收购控股权后,围绕巨龙铜矿开展成矿规律及深边部找矿预测研究,结合斑岩型+矽卡岩型找矿模型、深部三维定位预测、深部钻探技术等,对巨龙铜矿原有矿权范围进行补充勘查,新增铜资源量达1472.6万吨。今年年底二期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巨龙铜矿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世界级超大型铜矿。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也是此轮找矿突破的“排头兵”。在这个20世纪50年代探明的老矿山,紫金矿业采用先进的物探技术进行深部探测,新增铜资源量365万吨。令人欣喜的是,在地下639~2049米新发现斑岩型盲矿体,铜资源量达到281万吨,是东北地区近40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铜矿体。“这个发现是要有真功夫的!”陈景河说。
找矿突破奠定了紫金矿业金、铜、锌资源储量和产品产量领先的地位,成为紫金矿业大规模跨越式发展的基础。目前,紫金矿业拥有铜资源量11037万吨,在全球矿业公司中排第5位,金、锌(铅)、银资源量均居全球第6位。
回首紫金矿业的创业史,陈景河将其总结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在紫金山专注开发金矿和铜矿,第二个十年面向全国,第三个十年进军全球。
“成为全球一流的公司,一定要有一流的矿产资源。面向全球配置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陈景河说。
今年上半年,紫金矿业完成了加纳阿基姆在产金矿项目100%权益的交割、并购藏格矿业实现交割、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在产大型金矿。
啃最难啃的“骨头”
在紫金山金铜矿第三选矿厂,偌大的厂房里,从露天采场传送来的铜矿石经过巨大的半自磨机、球磨机等设备,磨成极细的铜精粉。工作人员介绍,含铜品位在0.4%左右的原矿通过浮选后富集到20%左右。矿石从这里走出了“吃干榨净”的第一步。
紫金山金铜矿是低品位矿。20世纪80年代,矿山因“品位低、规模小、开发价值极小”,险些被放弃开采。陈景河带着一批年轻的创业者并没有服输。经过多次技术升级,矿山年采选规模从5万吨增加到最大3750万吨,金矿石边界品位降低至0.15克/吨,铜矿石边界品位降至0.1%,曾经的“鸡肋矿”一度成为“中国第一大金矿”,低品位铜矿也实现了大规模高效益开发。
以紫金山为“试验田”,陈景河认识到我国基本金属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总体禀赋及开发条件比较差,且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探、采、选、冶以及环境保护各专业分割存在局限性,只是强调各个环节指标的优化,而忽视矿山整体系统的协同效应。
以问题为导向,紫金矿业提出“矿石流五环归一”矿业工程管理模式,统筹探、采、选、冶和环境保护五个环节经济指标和技术路线,归根到底就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
“30年来,我们所获得的资源大部分是低品位、难选冶的,是最难啃的‘骨头’。也正因别人不想做或是做不成,紫金矿业才得以以较低代价入主开发。”陈景河说,“就全球的矿产资源来说,最优质的资源多被西方跨国公司控制,中国矿企作为后来者,必须有‘独门功夫’才可能赶超。”
经过多年积淀,紫金矿业已经在地质勘查评价、开采技术、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点石成金”的功夫,也让紫金矿业掌握了一大批世界级矿产资源。如今,其项目已遍及全国17个省(区)和全球17个国家。
“技术与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凭借自有研究、设计与施工能力,我们能够迅速推进项目。”陈景河介绍。
塞尔维亚博尔铜矿是一家百年老矿,由于管理、技术等问题,铜矿一度濒临破产。紫金矿业接手后,迅速推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矿石贫化率和采矿损失率,提高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同时采购先进的技术装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仅半年就成功实现扭亏。项目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9000个,成为塞尔维亚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以“矿石流五环归一”矿业工程管理模式为主线,紫金矿业通过技术自主化、开发集约化、布局全球化,走出了低品位资源高效开发的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
是金山也是青山
从紫金山顶往下走,干净整洁的道路绿树成荫,犹如走进一座森林公园。
图为紫金山金铜矿植物园。紫金矿业集团 供图
“那是石斛,还有灵芝。”紫金山金铜矿安全环保总监许辉标如数家珍地介绍着矿区植物园里的花木。这片曾经的废弃矿石堆场,经过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成了矿区靓丽的风景线。
在陈景河看来,矿业开发就是回收有用元素的“岩土工程”,本质上和修建高速公路、高铁、桥梁是一样的。“不要认为矿山开发就是破坏环境,实际上它完全可以和生态保护共赢。”他说。
紫金矿业将“绿色”镌刻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已总结出了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
项目从建设期即开展生态修复,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最大限度减少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破坏。
紫金山金铜矿生产用水全部回收利用,已实现闭路循环,在矿山所有出入沟口设立水质在线监测站,由第三方进行实时监管,并与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实时联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紫金矿业创建了我国黄金行业唯一的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废物减量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
早在2009年矿区就建成了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2024年,以紫金山金铜矿为核心成员单位的龙岩世界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如今,神奇的地质景观、壮观的采矿场景、优美的生态环境,每年吸引着数万名游客。而今的紫金山,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也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
图为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 唐昌鸿 摄
2012年以来,紫金矿业已累计投入生态环境治理资金超125亿元,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2座、国家级绿色工厂9座、国家矿山公园1座。
绿色发展的实践步伐仍在继续。近年来,紫金矿业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延伸发展,在储能、氢能、新材料以及绿色碳汇等方面加大布局。同时,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智慧矿山、高原无人矿山;大力推进光伏、风力、水力发电,提高自营矿山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严控单位能耗碳排放,建设“碳中和”示范矿山;实施“油”改“电”,提升矿山电动化智能化水平。
紫金山下,汀江奔涌,谱写着一曲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交融的乐章。从紫金山起步,紫金矿业正在向着“绿色高技术超一流国际矿业集团”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