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最早发轫于西方国家,通过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也不会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老路,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是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犹如一条主线,早已扎扎实实地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
今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乘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我国矿业加快推进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呈现出“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绿色图景。
众所周知,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矿业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来源。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矿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新能源新材料矿产不仅是新兴产业开辟新赛道、新领域的关键支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矿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理念扎根于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矿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积极成效——
绿色勘查深入人心,从思想共识到行动自觉,地勘行业大力推进绿色勘查;新时代绿色勘查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建立;低碳清洁能源勘查加速推进,为支撑产业优化、能源转型提供资源保障。
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推进,绿色成为矿山建设的基本底色,相继建成4000多家各级绿色矿山。促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与高效利用,加快推动建立常态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将节约与高效利用的要求贯穿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过程,构建起我国矿产资源完整的“三率”指标体系。大力支持矿山生态修复,将矿山生态修复纳入重点领域,投入真金白银加快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激励社会资本投入,使废弃矿山重返生机。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持续降低。2017年至2023年,全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60.4%下降至55.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则从13.8%提高至26.4%。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珍惜粮食一样珍惜矿产资源,这是生态文明赋予矿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在生态文明之光的照耀下,我国矿业发展必将积蓄起更大的绿色能量,迸发出无限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