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 多宝山矿集区成矿背景研究获新理论支撑
日期:2022-10-24     来源:中国矿业网    浏览:151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松嫩地块及周缘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该项目的实施,为分析我国北方东部大型矿集区的成矿背景提供了新的视野。
  “松嫩地块及周缘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项目,归属于“深部地质调查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院承担,项目周期为2019-2021年。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应用并发展浅-深联测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技术体系,获取高分辨的岩石圈精细结构、物理状态,探明松嫩地块周缘重要缝合带和重大边界断层的构造变形、构造年代学及构造演化特征,促进地球科学理论的创新。
  项目组于2019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采集了1条北西-南东向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满覆盖全长185千米,经过初步处理,获得了横跨多宝山矿集区精细的深部图像,为深入分析多宝山矿集区多期次成矿规律提供了新视野。
  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北段的最终俯冲拼合位置厘定。项目组结合另一条位于大兴安岭中部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在齐齐哈尔和孙吴以西的位置均发现了向西倾斜反射簇,其出现在下地壳至深度约42千米以浅的上地幔范围内,倾角约为20°-25°。结合国内外深地震反射剖面调查案例,项目组将其解释为古俯冲遗迹造成的反射,认为这样的倾斜反射代表了松嫩地块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最终俯冲拼合的构造遗迹,其由齐齐哈尔地区延伸至孙吴西侧。
  多宝山岩浆弧在内的岩浆弧带的反射特征及空间分布明确。项目组在多宝山剖面上观察到2个倒三角形的透明反射区,分别位于多宝山地区和霍龙门北侧地区,这与前人在黑河-大石寨一线发现的两期岩浆弧带相对应,而其在嫩江以南的地区,这两期岩浆弧带叠合在一起,因此在大兴安岭中部剖面上岩浆弧表现为大面积的弱反射。这两条岩浆弧带均位于最终碰撞的俯冲遗迹以西,并与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北部的高磁异常高度相关。
  项目组依据以深地震反射剖面为基础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提出多宝山岩浆弧形成的构造演化模型。根据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特征,项目组认为多宝山岩浆弧所在的贺根山缝合带是1个宽度超过100千米的带状构造,其与西侧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的反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并且通过1条由地表延伸至中、下地壳的滑脱断层所分隔;通过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综合解译,识别出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北段的俯冲-沟-弧-弧后构造,其由两期向西的大洋俯冲与最终的块体拼合3个阶段所形成。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入会流程  |  矿联简介  |  网站管理制度  |  组织架构  |  章 程  |  缴纳会费  |  会员制度  |  缴费标准  |  联系方式  |  副会长单位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新ICP备190001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