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立足行业优势,聚焦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要素保障,持续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保障投资项目空间落位。科学有序推动“三区三线”划定,全疆14个地(州、市)提交初步成果。将“十四五”重大项目及各类专项规划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各地重大投资项目空间落位提供坚实保障。衔接乡村振兴,全力推进自治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目前,1019个村庄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是持续提升效率,加强投资项目用地审批。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聚焦自治区“六重”清单,重点保障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乡村振兴等重点、重大项目用地。推行报件“最多审一次”标准化清单,畅通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即收即审、优先办理。今年以来,报国务院审批18件、13.72万亩;自治区本级共审批建设用地项目445件、19.95万亩。
三是强化要素流动,坚持发力扩投资促消费。加快推进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完善交易平台建设。指导各地对工业项目采取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方式供地,对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予以倾斜。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和信息公开力度,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今年以来,全区建设用地供应2395宗、14750.3公顷,自治区房地产业签订合同318个、693.95公顷、出让住宅用地7386.13亩。批准29个农村一二三产业项目和宅基地项目用地1.95万亩,专项配置享受国家扶贫政策32个县市计划指标各600亩,完成2022年第一批8个县(市、区)跨县域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公开挂牌交易,推动各类建设项目及时落地。围绕油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和紧缺矿种重点产业发展,投入1.5亿元部署实施40个地质勘查项目。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今年以来出让矿业权27个,收缴出让48.75亿元,同比增长250%。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要素循环流通。持续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实现自治区矿业权10个登记事项“跨省通办”;完成自然资源部建设系统与自治区一体化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接入,汇交70家企业568批次测绘成果目录;实现测绘作业证“全程网办”;128家机构入驻“多测合一”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