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李锋 谭海磊 巴州台 博湖台 焉耆台):记者今天(6月27日)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了解到,历经9年,南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取得重大成果,发现一条沿天山南麓横跨千公里的“硒腰带”,并证实博斯腾湖为“中国第一富硒湖”。
此次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以绿洲区为重点,获取了2.4万条涵盖养分元素、重金属元素及生命健康元素等54种元素和指标的数据,形成了南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空间精度最高、指标最全的土壤地球化学填图国情实测数据。尤其是发现了一条东起焉耆盆地、经阿克苏地区、西至克州,长度近千公里的土壤硒富集区——“硒腰带”。
新疆地质勘查管理中心主任 王卫江:区内富硒土地近4900万亩,其中富硒耕地1130万亩,占南疆耕地面积的27%。目前,已有5处富硒地块近30万亩通过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证,占全国已认证面积的10%。
通过对湖泊、湿地、底泥及水产样品化学元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博斯腾湖底泥中硒元素含量在全国主要淡水湖泊中位居首位,发现天然富硒鱼10种和富硒鱼罐头7种,证实博斯腾湖为“中国第一富硒湖”。
博湖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工程师 董志国:这段时间正是博斯腾湖黄金捕捞季,依托博斯腾湖优质的水域环境,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培育出富硒鱼。
这次调查覆盖南疆97%的耕地,基于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划定优质耕地90.81万亩、绿色食品产地土壤适宜区210.27万亩,主要分布在焉耆盆地、库拜盆地、阿克苏河沿线和喀什西部等地区。
焉耆县永宁镇九号渠村村民 马成贵:今年我种植了130亩富硒小麦,预计亩产在750公斤以上。
随着富硒产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南疆有望成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的重要供给基地。
新疆地质勘查管理中心主任 王卫江:全面摸清了南疆土壤的“元素家底”,为耕地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及发展特色农业、健康食品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